“光盘”行动眼睛不能只盯着普通人

“有一种节约叫光盘,有一种公益叫光盘!所谓光盘,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。拒绝浪费,珍惜粮食!从我做起,从今天开始,你,愿意吗?”北京市一家 民间公益组织推行的公益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网友认可,许多演艺界的知名人士、官方认证的餐饮行业也都加入到“光盘行动”中来。一时间,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吃 干净的餐具和打包带走的剩菜剩饭成为风尚。网友“快乐的神奇豆豆”发布了自己在餐馆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,“我要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‘光盘族’,大家看看我吃得干净吗?”

同时,也有较为知名的连锁餐饮行业在微博上建议:“餐厅应建议大家适量点菜,如果吃不完最好打包,希望所有的餐饮业同业都能行动起来,尽一分力。”

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于长江认为,奢华浪费的吃饭方式成为中国人讲面子、讲排场、体现热情的表达方式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认为,大吃大喝导致“剩宴”的问题还在于公款吃喝风行。[详细]

公款吃喝才是浪费的大头

中国有奢侈浪费、挥霍粮食不眨眼皮的人,不应止于“泛指”,而应该有清晰指向。在当今中国,1.28亿贫困人口视粮食为生命,哪来资本和心情浪费食物?全国数亿农民和农民工,也仅仅解决个温饱问题,更遑论什么奢靡;至于城镇里中低收入者,包括众多的普通工薪族,也没有多少人不珍惜手中那点起早摸黑挣来的辛苦钱。

到底是哪些人呢?去年“两会”期间,九三学社中央的提案列举一组数据:目前,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已达3000亿元。还有一些过着纸迷金醉、挥金如土的国企和富贵者们。他们浪费粮食到了何种境地,看看酒店泔水桶里的“丰盛”菜肴,再看看某省高档酒店公款消费占营业额九成的调查数据,我们便可知道。泛泛给每个中国人强扣一顶浪费粮食的“脏帽”,不仅不公平,而且也是对诸多国人的侮辱,也不利于让那些浪费粮食的特定对象产生羞耻感。

一年倒掉两亿人的口粮,这个问题不能止于“学术研究”,而应该成为相关部门制度设计、决策参考的依据,在道德舆论、法规建设上规范吃喝行为,防止粮食浪费。不否认,中国式“餐桌浪费”源于中国式的好“面子”,所以,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,固然人人有责,但是,也要廓清谁是一年倒掉两亿人口粮的“败家子”,否则,舆论谴责和制度设计的建立就会无的放矢。[详细]

公务招待预算该削减了

节约光荣,浪费可耻。有限的资源,经不起浪费和透支,需要每个人珍惜和爱护。对于政府而言,尤其如是。因为,公共财政的一分一毫都是纳税人的血汗,公共资源的一点一滴都承载着国计民生。很显然,公务“剩”宴满神州,是对资源的暴殄天物;舌尖上的浪费,是对公帑民脂的透支。

之于个体,厉行节约是种美德;而之于公权,铺张浪费则是种腐败。虽然厉行节约人人有责,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狠刹官场腐败奢靡之风。因为与普通民 众相比,权力阶层的舌头更刁、胃口更大、掌握和支配的资源也更多。若说个体浪费会将家庭和生活陷入窘境,那政府不断腐败浪费则很可能将国家和社会陷入困 境。这绝非危言耸听,公务消费甚至浪费造成的行政成本高企,势必压缩公共财政对民生投入的比重,势必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。

不少时候,公众都发出这种无奈的感叹:如果政府能够不修豪华办公楼,那是不是孩子们的校舍就会更结实安全些,城市的街道也会更宽敞通畅些;如果 政府少些餐桌上的腐败,学生们的午餐营养是否会更加丰富,流浪者们的衣物是否会更厚实些;如果政府少购置些公车,空气质量会好些,校车里的悲剧也会少些发 生……民众朴素的愿望,实际上是起码的权力伦理和公共逻辑。但在权力奢靡之风盛行之下,这种朴素的愿望更折射出对公权力的失望。[详细]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珍馐名馔,都是民脂民膏啊。转发到微博

往期回顾

更多>>

第219期:别让权力笼子成“聋子”

权力“笼子”沦为“聋子”,才导致了腐败多发的怪现状。

第218期:官员“房事”三十六计

防止官员在“房事”上“前腐后继”,就必须将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化。

第217期:“房字辈”如何“分身有术”?

“房字辈”事件暴露出了户籍管理制度诸多漏洞,背后隐藏的是更多的腐败。

第216期:抢票软件有碍公平还是面子?

以技术提升网民购票速度的免费公共平台,如果能为全民所用,并无碍公平。

调查

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?
很好,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
还行,有一点道理
一般,没什么新意
很差,以后再也不看了